博主到网红巷子买海鲜遇“6两秤”,市场监管局回应已立案调查并向消费者致歉

时间 • 2025-07-20 14:26:19
先生
海鲜
消费者
博主到网红巷子买海鲜遇“6两秤”,市场监管局回应已立案调查并向消费者致歉

近日,四川绵阳“6两秤”引发关注,当地市场监管局表示,对不诚信经营的商家将从重处罚,并向消费者致歉。

网友吐槽遭遇商家短斤缺量

博主萌生“打假”意识,购买500克标准砝码和小手秤展开行动

这名博主姓刘,四川绵阳江油市人。

告诉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以前自己买榴莲和水产品等商品时,遭遇过短斤缺两,吃过很多亏上过很多当,深受其害,感触颇深。

今年6月底,他在网上看到一些网友吐槽说被商家在秤上耍手脚,于是萌发“打假行动”,还专门去买了小手秤和标准的500克砝码。

“刚开始,我在街头对那些贩卖水果的商贩进行试秤,发现他们确实存在短斤缺两现象。”刘先生说,但总体来说还能接受,“7月初,又有很多网友说,怀疑位于绵阳市涪城区马家巷的一家海鲜摊是鬼秤,耍秤耍得太厉害。”

据悉,马家巷是一条比较繁华的美食街,也是一处网红巷,人流密集,客人来自全国各地。刘先生表示,经摸底调查得知,马家巷有两家卖海鲜的,分别位于巷头和巷尾。

花51元买海鲜遇“6两秤”,投诉后当众砸秤

7月2日下午6时左右,刘先生和朋友抵达绵阳市马家巷,并对巷头的那家摊点做了测试,发现是足秤。

他们逛了一圈后,当晚8时左右来到巷尾那家叫“捞汁海鲜”的摊位前,“该摊点的海鲜是熟食,买后就可以食用。”

“我说买海鲜,要小龙虾,一名男子顺手给我抓了一些放进一个盒子里。”刘先生说,对方称了称说共400克即8两,32元半斤,总价大约51元,“他趁我用微信支付时,马上拿去打调料,我说不要调料。”

刘先生说,凭经验,他判断盒子里的海鲜不可能有8两,于是当即提出质疑,“我抱着那个电子秤,发现没有铅封,表明它是被人动过手脚的。”双方发生争执后,引来许多人围观。

随即,该电子秤被商家关掉,这更引起了刘先生的怀疑。

刘先生一行拍摄的视频显示,他掏出那个标准的500克砝码放到对方电子秤上称了称,结果显示是800克,“多出了300克,这就是典型的鬼秤6两秤。”他说,按“6两秤”计算的话,那8两海鲜其实大约只有5两的样子,对方多收了他约20元。

“眼看被抓住了证据,该商家又说,马家巷的其他人也是这样做的。”刘先生介绍说,该商家还带着他来到巷头的那家海鲜摊位前,“我依旧拿出那个砝码,发现是足秤,人家根本没有问题。”

随后,刘先生同行的朋友拨打了当地的消费者投诉电话。

绵阳市涪城区市场监管局和马家巷商业联合会的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展开调查,刘先生当着他们的面将那个电子秤砸了。

7月4日中午12:38,刘先生将事情经过发布在网上。

市场监管局称对不诚信经营的商家立案调查,同时向消费者道歉

7月4日,@绵阳马家巷发通报对刘先生发布的视频内容进行回应。

该通报称,当天刘先生发布“绵阳马家巷,罕见6两秤,污蔑其他商家的视频”在网络引发舆论。涪城区市场监管局、绵阳马家巷商业联合会于事发当时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对该个人行为进行协调处置。

该份通报还说,此事发生在2023年7月2日晚上8时左右,绵阳市场监管局已对涉事商家“捞汁海鲜”立案调查,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相关处罚结果及后续,官方将第一时间向社会通报,对马家巷发生此次“鬼秤并污蔑其他商户”一事,向消费者及社会表示最诚挚的歉意。

“我们深知并正视此次事件对消费者及其他合法合规经营商户带来极大的伤害。”通报还说,“6两秤”这样令人深恶痛绝的个例极大地侵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他们将积极协助相关部门对该个体行为从重处罚。同时也将督促巷内商家正视自身细节问题、漏洞,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敦促巷内商家做好本分,诚信经营,特向消费者鞠躬致歉。”

记者致电涪城区市场监管局,一名女性工作人员确认了该通报的真实性,她说这是马家巷商业联合会发布的,“目前,我们确实对该商家进行了立案调查,但调查结果需要一定时间。”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黄平编辑王喆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