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病老人就医被要待死证明?官方通报|来听新闻

时间 • 2025-07-30 18:15:32
安全
农民
3月
农村

语音播报2022.03.21语音播报2022.03.21

14:37未知来源

播放

近日,网传“山东老人癌症晚期就医被小区要待死证明”引发关注。网传视频显示一患病老人需救护车送医,家属与各方协调好准许救护车把病人接到淄博中心医院进行救治,遭到王舍二区小区工作人员的阻拦。视频中,患病老人家属不断质问什么叫“待死”证明。

针对此事件,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车站街道办事处微信公众号3月19日通报:3月17日下午,张店区车站街道办王舍社区租住户魏某因其父需转院检查,要求离开小区陪同。参与疫情防控值班的王舍社区居民邢某要求其提供疫情防控出行证明,双方因此发生误会引发言语冲突和肢体推搡。后经街道办和派出所调解,邢某向魏某当面道歉,魏某接受其道歉并表示谅解。

经了解,魏某父亲初步诊断为肝囊肿,需进一步检查,目前病情稳定。经办事处协调,魏某父亲的转院就诊问题已妥善安排。针对王舍社区居委会执行疫情防控政策不当等问题,张店区车站街道办提出了严肃批评。下一步将吸取教训,举一反三,严格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

结合官方通报与网友反馈来看,此事的一些真相细节或与网传的有所出入。比如,关于就医老人癌症晚期的说法,通报指“初步诊断为肝囊肿”;而“待死证明”这个颇吸引眼球,也格外让人愤慨的细节,同样或存在误读。有不少网友“科普”:Dai死是方言,“你待死”就是“你想死”,是淄博当地骂人的一种方言,很可能并不是要求出具“待死证明”。网友的这一背景“解释”,或值得参考。

当然,即便一些细节在传播中出现“变形”的情况,也并不意味着此事被媒体关注、被官方介入处理,就是“小题大做”了。毕竟,它的核心事实没变,即患者的正常就医遭遇了本不应该出现的阻力。

要知道,当前常态化防疫进入第三个年头,对于满足防疫期间一般民众的正常就医需求,相关方面一直有明确要求。在3月1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相关负责人再度强调,要保障封控区和管控区就医民众“能够出小区门”“能够进得了医院的门”。这一点被一再重申,足见现实中依然还有一些地方并没有严格做到,此次事件就是一个注脚。

在此次事件上,当地街道办的处置是及时的,态度也是明确的:涉事的防疫值班人员作了道歉,还“严肃批评”了当地社区“执行疫情防控政策不当等问题”。但是,就现实来看,这个事的出现,又很难说仅仅只是个别防疫人员的粗暴和社区执行防控政策不当所致。

防疫背景下,很多类似的“就医难”现象乃至悲剧出现后,相比道歉、严肃批评、追责,我们更需要多思考预防之策,真正从机制、政策上去提前化解一些矛盾,补上一些漏洞,避免把冲突、“难题”留给一线工作人员。像这次国家卫健委明确提出要解决好就医民众的“一出一进”问题,就需要各地尽快出台相应的实施细则,而不能只是一个抽象的原则。

来源:红星新闻、封面新闻

三农

快评

建筑业清退超龄农民工,但请清退隐患不清退责任

冬去春来,全国各地的建筑工地也逐渐忙碌起来。然而,60周岁以上男性和50周岁以上女性农民工,正在“被”告别建筑工地。因为这两年,全国多个地区作出行业规定,对建筑施工工人年龄划出了硬杠杠,他们被称作超龄农民工。

这一纸规定直接使这批超龄农民工失业,看上去像堵住了其背后一家人的生计。他们大多是在工地干了一辈子,要技术有技术,要经验有丰富,干得好好的为什么就不让干了呢?

原来,这是被工地日益严峻的安全形势所迫。据统计,仅2021年多地工地发生的安全事故里,伤亡农民工大多超过60周岁。超龄农民工年纪大了,反应就会慢,工地上高处作业、繁重作业多,导致超龄农民工伤亡率高,再加上工伤保险的缺失,让他们的家庭陷入了双重的悲痛。

为了保障农民工人身安全,建筑业火爆的上海市最早出现改变,2019年明确规定禁止18周岁以下、60周岁以上男性及50周岁以上女性三类人员进入施工现场从事建筑行业。随后,天津、深圳、江苏泰州、江西南昌、湖北荆州等地,也相继作出此项要求。各地使用实名制系统、加强监督整治,严格执行,确保合规用工,尽最大限度避免施工安全事故。这些规定实施以来,伤亡事故大为降低。

建筑清退令清退的是伤亡隐患,保留的是责任和安全。但这批超龄农民工能否转岗分流,找到合适的出路?文件也明确规定,超龄员工不能从事建筑施工作业,而工地上的辅助性岗位,比如保安、仓管、保洁等工作并不受影响。

确实,超龄农民工受自身年纪、文化水平等局限,被动转型并不容易。这也给相关管理部门带来新的课题,走出工地的,在城市里避开高空作业,帮助他们就地改行做保安、园林等新行当;也可以组织这些有丰富经验的大师傅,去建设农村房屋,做装修、建材等配套工作,不但收入不会降低,还可以避免安全隐患。

没有一代代农民工群体的拼命苦干,就没有我国快速发展的巨大成就。农民工权益保障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怎样使超龄农民工合理退出建筑业,有序转岗分流到其他岗位;如何解决超龄农民工工伤保险等问题,确保这个年龄段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各地已经迈出了探索、求解的步伐,但也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关爱和支持。

劳动最光荣,让一代代流过汗的城市建设者,在老了以后能够老有所依、老有所为、老有所养,考验着我们社会保障体系的智慧与温度。

三农新资讯

农业农村部:坚决退出高毒农药使用,从源头上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3月18日,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主持召开部常务会议。会议强调,要坚持保安全提品质一起抓,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上下功夫,持续抓好两个“三品一标”,对照绿色、优质、安全的要求,加快制订、修订一批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标准。加强投入品管理,严格审批备案、监督检查,落实农药定点经营、实名购买措施,坚决退出高毒农药使用,从源头上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农业农村部:做好当前农村地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3月20日,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做好当前农村地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指导农村基层组织及时动态掌握人员流入流出情况,加强对农村重点场所防控管理,避免人员聚集,并做好疫情应急预案和应急演练。有序引导农业生产跨区作业,落实远洋渔业作业渔船和船员状况每日报告制度,做好农村地区动物疫病防控。

全国农业气象服务专家组成立

近日,中国气象局成立全国农业气象服务专家组,专家组共30名成员。今年,专家组将重点围绕农业气象服务指标体系、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关键技术问题,以及保夏粮丰收气象服务等提供支持。

民生资讯

国家卫健委: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单价及多价疫苗研发取得积极进展

3月19日,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工作组组长、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技发展中心主任郑忠伟在发布会上表示,到目前为止,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单价以及多价的疫苗研发已经取得了积极进展,进展比较快的已经完成了临床前的研究,正在向国家药监部门滚动提交有关临床试验的申报材料。

2021年213.9万对夫妻离婚,较前年下降四成

民政部官网日前公布的《2021年4季度民政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全年213.9万对夫妻完成离婚登记。这一登记量为2020年(373.3万对)的57.30%,少了159.4万对。需要指出的是,2021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正式实施,离婚登记设置30日的“冷静期”。多地此前公布2021年婚姻大数据时,均将离婚登记减少的主要原因归于离婚“冷静期”的实施。

人社部开展技术技能类“山寨证书”专项治理

人社部近日印发通知,对面向社会开展的与技能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相关的技术技能类培训评价发证活动进行专项治理。通知明确,这次专项治理的重点为检查是否违规使用有关字样和标识,虚假或夸大宣传,特别是是否存在违规培训、违规收费等情况。人社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对媒体报道和群众投诉举报集中的典型问题进行调查核实处理,建立“黑名单”制度,将违纪违规培训机构和评价机构纳入“黑名单”,对技术技能类培训评价发证活动实行常态化管理。

吉林市将实施全域静态管理

3月20日,吉林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网站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严格社区管控的紧急通告。通告称,经吉林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研究决定,对吉林全市所有小区和社会面进行严格管控。自3月21日0时至3月25日0时,实施全域静态管理,封控区人员禁止出户,管控区人员禁止出单元(参加核酸采样即出即回)。

社会百态

河北邯郸发生轿车冲撞人群事件

2022年3月20日16时40分左右,邯郸市人民路与滏河大街交叉口西南侧发生一起交通肇事事故,一辆白色福特牌小轿车在非机动车道内撞上多辆非机动车,现场14人受伤。邯郸市交巡警支队迅速到现场处置,第一时间将受伤人员送往医院救治,肇事司机当场被控制,事故原因正调查。截至3月20日21时,已有4人经抢救无效死亡。(中新视频)

00:12

4个孩子同时上网课,爸爸有多崩溃

3月15日,山东临沂的四个孩子在家里同时上网课,孩子们人手一部手机盯着屏幕认真学习,镜头随手一转,都是孩子们埋头苦学的身影。这难得一见的“盛况“却遭爸爸崩溃吐槽:照顾不过来,太多的打卡,太多的消息,还要检查作业,感觉要疯掉了!网友: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到压力,带娃太不容易了。(河南电视台都市报道)

89岁老人离家7小时想找妈妈

3月15日上午,浙江杭州上城公安接到群众报警称有一老人不肯回家,请求帮助。派出所民警王熹立即赶到现场,老人嘴里不停地说着“我要找妈妈”。此时老人已经离开家大约7个小时。看着年近90岁的老人,民警和队员们对老人撒了一个善意的谎言,“我们带你去找妈妈”,老人这才答应回家。网友:不管长多大,都还是那个会想妈妈的孩子。(浙江新闻视频道)

直播预告

春耕大师课

早稻春季栽培种植技术

大地回暖,处处春意盎然、生机勃勃。早稻是我国口粮的重要组成部分,产量的增减影响着我国粮食安全。眼下正是春耕备耕关键时节,为了解答各位网友在早稻春季栽培种植中遇到的问题,中国三农发布邀请到了中国水稻研究所研究员朱德峰为大家直播授课,为农民朋友们“听诊把脉”。届时中国三农发布、农视NTV矩阵将为大家带来现场直播!

直播时间:3月21日15:00-17:00咱们不见不散!

预约观看直播

网友互动

Response

近日,一个有趣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新疆被低估的吃辣圣地。除了常被提到的四川、重庆、湖南、贵州、江西等地,新疆的辣味食物也不少,比如,新疆炒米粉!你觉得全国哪个地方的菜最辣?哪个地方的人最能吃辣?

欢迎大家评论留言与我们互动,或者在评论区说出你想对我们说的话,并将农视网微信公众号推荐给你的家人或朋友。留言点赞数超过50的朋友,将会获得中国三农发布倾心定制的马克杯一个(颜色随机),后期我们将为大家送出更多的精美礼品,快留言和我们互动吧~

天气

3月21日08时至22日08时,新疆沿天山地区、西藏东部、青海北部和西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雪,其中,新疆沿天山地区、西藏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雪(5~7毫米)。黄淮西部、江淮大部、江汉、江南北部和东部、重庆东北部、华南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其中,安徽南部、浙江中北部、广东西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暴雨(50~80毫米)。西藏北部、青海北部和西部、川西高原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4~6级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