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陶勋花:建议打造15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助力解决乡镇“就医难”

时间 • 2025-10-29 12:33:35
医疗
乡镇

今年是本届全国人大代表履职的最后一年,全国人大代表、成都市温江区寿安镇岷江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陶勋花仍将“乡村”一词,作为今年的履职重点。

“乡镇医疗机构作为群众看病就医首选医院,为群众提供了安全有效方便廉价的医疗服务。”过去几年里,陶勋花走遍了周围数十家乡镇医疗机构。她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近年来,基层医疗卫生领域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总体要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政策,夯实基层医疗卫生体系,乡镇医疗机构有了明显改善。

但部分医疗机构仍存在能力水平不足、设施设备不够等情况。“需要进一步优化乡镇医疗机构基础设施设备,真正实现政策留人、待遇留人、事业留人。”

▲陶勋花

打通“最后一公里”

打造15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

陶勋花在走访调研中发现,交通也是影响乡镇居民看病就医的影响因素。“有些乡镇居民觉得看病远,从而不愿去就诊。”

针对上述情况,她建议,可将乡镇医疗机构点位设置纳入社区综合体建设内容,按服务人口和服务半径优先、合理布局医疗资源等原则,全方位打造15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方便群众就近就医。

“同时,加快乡镇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在她看来,有效打通乡镇医疗卫生服务“最后一公里”,能极大解决农村就医远、就医难的问题。“建议优化乡镇规划公共服务配套空间,按现代医院建设标准新扩建乡镇医疗机构,补齐硬件短板,改善医护诊室、病房环境。”

在推进乡镇医院设备提档升级方面,陶勋花认为,可以通过加大财政投入,继续开展乡镇医院设备提档升级专项行动,逐步配齐配全相关医疗设备,扩大大型医疗设备配置范围,添置经济实用高新设备,“使老百姓花较少的费用,在‘家门口’享受到城市医院才能提供的诊疗服务。”

办好家门口医院

留住身边的医生

针对乡镇医疗机构的人才问题,陶勋花提出“引、育、留”三个关键词。

在人才引入方面,她建议实施编制备案制度,创新人才引进思路,改革人才招引机制,拓宽招聘渠道,出台乡镇医疗机构人才招聘相关政策,加大公开招聘指标需求向乡镇医疗机构的倾斜力度。

在人才培养上,她建议通过学科建设、上挂培训、下沉带教、对口支援等方式,搭建人才发展平台,培育行业领军人物,提升乡镇医疗机构卫生人员专业技术水平。

在人才留用方面,她认为,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可通过核增绩效、岗位竞聘倾斜、提升薪酬待遇、拓宽人才晋升渠道、落实关心关爱等激励机制,增强乡镇医疗机构人才吸引力,真正实现政策留人、待遇留人、事业留人。

她还建议加强绩效等政策支持,在乡镇医疗机构实行公益一类财政供给、公益二类事业单位管理,实行以工作量和服务质量为基础的绩效工资分配制度,对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在职称晋升、工资待遇、绩效分配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通过多种形式增强医务人员的职业荣誉感,营造全社会尊医重卫的良好风气。

红星新闻记者彭祥萍

编辑柴畅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